今天高校网小编整理了李成荃是什么职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李成荃是什么职业](/draw/thumb/91500/54b039c50f7ccf23fb2d7f15463677f3.png)
李成荃是什么职业
李成荃
女,李成荃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研究员。所学专业:作物育种学与育种繁育学。主要学术成就:长期主持参加国家、省杂交稻育种攻关开发课题,育成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和70优04、70优9号、当优C堡等新组合(品种)29个,累计推广3645万亩,增产稻谷17.6亿公斤,特别是两系粳杂组合率先完成工程化配套,实现产业化,推广面积1996年已占全国41.3%,为我国我省杂交稻科研和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受省政府通令嘉奖。
中文名:李成荃
国籍:中国
出生地:吉林长春
出生日期:1929年3月10日
职业: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
毕业院校:
安徽大学园艺系
代表作品:《作物育种》
性别:女
个人简介
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吉林长春市。
1948—1951年在安徽芜湖市原安徽大学
农学院园艺系学习。
1951—1952年任芜湖市学生联合会主席。
1952—1956年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工作部秘书及芜湖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
1956—1959年任原安徽省科研所(原中科院安徽分院)农业生物室水稻技术员。
1959—1977年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水稻研究室主任。
1978—1983年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1979晋升助理研究员、主持省杂交稻育种攻关项目。
1983—1986年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继续主持省上述攻关项目。
1986—1993年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1987晋升研究员,继续主持省上述攻关项目。
1987—承担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及成果应用开发研究。
1994—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水稻所研究员。
主要成就
出版学术专著4本,发表论文50余篇,率先用多元分析法测定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提高杂交组合选配的预见性,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水稻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方面有新建树。学术思想敏锐,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培养了一批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获安徽省杂交籼稻研究推广,省政府1979年二等成果奖;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在预测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农业部1981年技术改进一等奖。杂交粳稻新组合当优C堡,省198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现代科技从书《作物育种》,省农科院1989年科技进步一等奖;粳型光敏不育系7001S的选育与利用,省199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所学专业
作物育种学与育种繁育学。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主持参加国家、省杂交稻育种攻关开发课题,育成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和70优04、70优9号、当优C堡等新组合(品种)29个,累计推广3645万亩,增产稻谷17.6亿公斤,特别是两系粳杂组合率先完成工程化配套,实现产业化,推广面积1996年已占全国41.3%,为我国我省杂交稻科研和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受省政府通令嘉奖。
主要论著
1李成荃,严企松.水稻高产、优质、多抗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见:杨纪柯,赵伦一,李成荃等主编.作物育种.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87_231.
2李成荃.杂交稻、浅水勤灌、间歇灌溉、稻作病害、稻作虫害、稻田杂草、寒露风共7个条目.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上)、(下).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792,447,247,119,121,114,221.
3严企松,李成荃,苏泽胜.安徽的水稻.见:熊振民,蔡洪法,闵绍楷等主编.中国水稻.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354_370.
4季烽主编,李成荃、吴家道,等副主编.
生物工程进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李成荃,汤述翥,周承恕等.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概论、两系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技术二章.卢兴桂,顾铭洪,李成荃等编著.两系杂交水稻理论与技术(863生物高技术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_18;171_194.
6李成荃,刘垂瑜.粳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湖南农业科学,1981,(1):15_20.
7李成荃,昂盛福.粳稻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研究.见:傅相全主编.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6:379_384.
8GeneticDistanceandHeterosisinJaponicaRice.In:HybridRice,Manila,Philippines: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1988:257.
9李成荃,孙明,许克农等.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Ⅰ.碾米品质与籽粒外观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杂交水稻,1988,(4):32_34.
10李成荃,袁勤,程岩等.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Ⅱ.食味及营养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杂交水稻,1988,(6):32_35.
11李成荃,程岩,袁勤等.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Ⅲ.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杂交水稻,1989,(1):35-39.
12李成荃,许克农,王守海等.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产量优势和选育对策.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论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809_818.
13程融,孙明,李成荃(执笔).杂交粳稻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典范相关分析.生物数学学报,1994,9(5):44_48.
14李成荃,卢兴桂,袁隆平等.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攻关成效显著.中国
生物技术的崛起.北京: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生物领域专家委员,1996:24_43.
15李成荃,王守海,罗彦长等.两系杂交粳稻育种及种子产业.中国农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司,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主编,种子工程与农业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31_236.
16Two-LineJaponicaHybridRiceBreedingandSeedIndustry.In:ChineseAssoci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SocietiesandDepartmentofAgricultureMinistryofAgriculture,P.R.ChinaandChinaNationalSeedGroupCorporationeds.SeedIndustryandAgriculturalDevelopment.Beijing:ChinaAgriculturePress,1997:491.
17李成荃.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进展.作物杂志,1998,(3):3_6.(并在中国作物育种学术年会上宣读).
18LiChengquan,WangShouhai,LuoYanchangetal.JaponicaPGMR7001SandItsHybridCombinationsBreeding.In:LuoRunliang,CaoXiaobing,LiaoFumingetal.eds.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wo-lineSystemHeterosisBreedinginCrops,Changsha:ChinaNationalHybridRice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1997:170_175
19李成荃,杨赞林.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见:王秀智主编.世纪之交的安徽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14_521.
20李成荃,罗彦长,杜士云等.两系杂交中籼华安3号的主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杂交水稻,2000,(3):31_33.
21李成荃,王守海,罗彦长等.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Ⅰ)——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2,30(1):1_3.
22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等.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作物学报,2003,29(3):402_407.
![李成荃是什么职业](/draw/image/91500/aafd56698f85b4bad7ccec6266fc10c9.png)
安徽630分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630分的高考分数可以在填报志愿时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以下是一些适合安徽630分左右的高考生报考的大学及其特点:
1. 安徽大学:安徽省内知名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文、法、经、教育、医、农等多个领域。学校在各领域都有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和专业,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条件较好。
2. 合肥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工科类专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实力。学校设有多个工科学院,侧重培养工程技术和应用型人才,具备一流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3. 安徽师范大学: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专业较为特色,师资力量雄厚。学校致力于培养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拥有先进的教育实习平台和科研基地。
4. 安徽理工大学:以工科和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工程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有多个学院和研究所,注重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
5. 安徽农业大学:以农业和农村发展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农学、园艺学、动物科学等专业优势明显。学校设有农田科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注重农业教学和研究。
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和艺术院校也可以作为选项,具体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志愿报考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院校时,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排名和声誉,还需考虑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科特色等因素。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高考填报志愿和大学生活中取得好成绩!
安徽哪些大学有博士
高校网(https://www.hengao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哪些大学有博士的相关内容。
安徽省有很多大学设有博士学位点,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校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2.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该校在工程和管理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3.安徽大学(安徽大学):该校在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4.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该校在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5.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该校在医学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6.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该校在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7.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该校在工程和技术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8.蚌埠医学院(蚌埠医学院):该校在医学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9.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该校在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领域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点。
以上仅为部分大学,实际上安徽省还有很多其他大学设有博士学位点。具体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大学的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点分别是什么专业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等。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0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
扩展资料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国国民***决定由“省立安徽大学”的元老朱光潜、杨亮功、程演生、陶因等人在原“省立安徽大学”位于安庆的旧校址上重建,并改称“国立安徽大学”,由中华民国教育部直属管理。
时有“于京沪(指当时的南京上海)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
1949年12月,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往芜湖,与省立安徽学院合并组建成解放后安徽省唯一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新安徽大学。
1950年至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历经了三次院系调整,调整后的安徽大学仅由两个学院组成:师范学院和农学院。
1954年2月,中央决定:“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其所属师范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农学院”。
同年4月,安徽省***决定安徽农学院迁往合肥办学。
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和安徽农业大学(合肥)。
安徽合肥大学有哪如下:
1.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以及物理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
高校网以上就是高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成荃是什么职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网:
www.hengaoxi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