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

2025-01-05 00:53:41 | 高校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300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今天,高校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去哪里报考?详情如下:
点击查看:江苏专转本视频课程
点击查看:江苏专转本题库试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可以报考的专业有:金融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去哪里报考
江苏专升本报名入口官网网址: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报名注意事项:
登录方式:考生进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首页“招考业务”栏目下选择“普通高校专转本”点击进入。
在报名期间会出现“江苏专转本报名入口”,考生直接点击进入,未在专升本报名期间报名系统不开放。
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
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沃特福德学院(中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11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7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近700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4个。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0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设大气科学拔尖班、华为实验班、腾讯实验班、京东实验班、国科大联培班等。《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新加坡研究中心、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阅江学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47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中外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6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15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本科组唯一“高教社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2016年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50%。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名列第55位。近三年,研究生获省级以上竞赛获奖532项,其中,国家级获奖187项。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96%以上,升学率(含出国)达42.47%。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社会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项)17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7项、省部级项目303项,获授权专利363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185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立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为落地江苏首个。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全球环境变化职业中期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多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校获批 “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项目27项,2名外籍专家荣获江苏省外专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5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船重工724所、716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DXC)、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国睿科技、腾讯云、安徽金盾、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信传输、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新华三、奇安信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与天长市签署战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已正式启用,谱写学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沃特福德学院于2022年4月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开展面向信息工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江苏省唯一拥有两个本硕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社会/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是全球学员覆盖范围最广、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多次获世界气象组织高度评价和嘉奖。
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展望“十四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永恒主题,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办学宗旨,围绕“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国际”的服务面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推动大气科学学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由考生网收集整理,更多江苏专转本相关信息,请关注江苏专转本栏目页面。

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

江苏大专学的是艺术类可以专转本什么专业

在江苏,艺术类专业的大专生可以通过专升本的方式继续深造,选择的专业范围广泛。目前,专升本的专业类别多达19种,涉及文科和理科多个领域。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考虑转入美术设计类专业。此外,还有音乐类、日语类和英语类等多种与艺术相关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换专业时,教育类、医护类、英语类和日语类专业有特定的限制,而其他专业则可以自由跨考。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决定。

在进行专升本时,考试科目和内容会根据所选专业有所不同。以美术设计类专业为例,考生需要参加的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语文、专业课(如艺术概论和现代设计史)以及素描和速写等操作技能。这些考试科目旨在综合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想要跨考其他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参考上述美术设计类专业的考试科目设置。具体来说,大学语文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专业课则侧重于考察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理解;素描和速写等操作技能考试则考察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考试科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专升本是一个重要的提升机会,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选择合适的专业和科目,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建议学生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还要充分了解各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备考。

专转本考试科目是什么?

高校网(https://www.hengao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专转本考试科目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专转本考试科目是:

文科类: 大学语文 、计算机基础、英语(非英语类专业);

理工科类: 高等数学 、计算机基础、英语(非英语类专业);

艺术类: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英语(非英语类专业);

英语类: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英语(英语类专业);

日语类: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日语。

专升本途径: 高校网

1、统招专升本

是各省教育厅组织考试只招生应届 全日制专科 毕业生并成绩合格者。报考专业只能报考原来的专业或是相近专业,与高考形式大同小异是不可以跨省份报名考试的。

2、自考专升本

即专科升本科阶段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习形式一般是业余制学习或者是自己安排时间自学。在校生和毕业生都可以报名。文凭认可率仅次于统招,所以很受欢迎。

3、成考专升本

属于 国民教育系列 ,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统招专升本一般仅限于原地区范围内。而成考专升本则可以选择各种专业并且学校范围可以遍布全国各地,只要你有时间有精力就可以去报考。

4、网教专升本

目前的趋势很明显很多高校都可以自主办学开办远程教育,自助进行招生考试录取,是学校自己出题和阅卷, 网络教育 分春秋季招生, 学习方法 是网课。

5、电大专升本

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 卫星电视 等现代传媒技术,通过印刷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媒体等进行灵活教学。

以上就是高校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高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网:www.hengaoxi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系(气候资源方向)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物理学系,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探测系,雷电科学与技术系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吵闷象学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系遥感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测绘工程系、地顷森理信息系统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信息与控制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信息系统工

2024-09-19 00:45: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或南气象,位于中国江键拍正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宁六路219号,是一所以大气科学、地球探测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为特色,工、理、管、文、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信大的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地球探测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首先,大气科学是南信大的王牌专业,也是全国唯一的大气科学类本科专

2024-11-01 16:02:5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有哪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有哪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有哪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专业,以下是具体专业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专业设置序号专业1动画2数字媒体艺术3艺术与科技4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5环境设计6美术学(师范)

2024-12-25 05:12:54
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
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

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专业信息工程类是信息工程大学的一个强势专业类别,包括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开发及应用、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就业前景广阔,待遇优厚。信息工程大学有什么专业2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信息工程大学的另一个优势专业类别,包括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

2024-10-26 15:5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牛吗?附南信大最好就业的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牛吗?附南信大最好就业的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牛吗?附南信大最好就业的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位于江苏的一所理工类的公立大学,近几年的报考热度都比较高,很多考生也更多的了解这所大学。那么本期,我就为大家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力,及最好就业的专业。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牛吗?大气科学全国第一,江苏省高水平大学。本文将从6个方面来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力,情况如下:1.60年的建校历史,中国气象人才

2024-09-23 23:30:2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专业有哪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开设的专业主要有: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大气科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类别专业测绘类(本)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类(本)测绘工程大气科学类(本)大气科学大气科学类(本)应用气象学地理科学类(本)地理信息科学电气类(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类(本)电子商务电

2024-10-23 21:57:01
信息专业的大学有什么 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信息专业的大学有什么 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电子信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全国电子信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中,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天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拓展知识:电子信息专业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多个方向。因此,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排名,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学术

2024-09-30 22:32: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介绍是什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介绍是什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介绍是什么?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综合了气象、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主要研究大气环境的物理、化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等方面。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就业前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气象局,环保局,科研院所,

2024-09-22 13: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