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校网小编整理了陶行知有些什么事迹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陶行知有些什么事迹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当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来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于是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当陶行知于1917年学成归国的时候,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但是,开展乡村教育决非易事,它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地为之奋斗。因此,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他还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乡村师资队伍,1926年与
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
晓庄师范诞生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炮火声中。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也就是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由于生活教育理论基本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在当前我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作为借鉴。
1932年,陶行知通过总结晓庄师范的经验,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它既是学校,又是工厂,也是一个小社会。它制定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招收当地农民子弟入团,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由儿童团员请当地农友到工学团办的茶园里谈论天下大事,还由儿童团员讲故事,当小先生。后来这种“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救国新高潮的到来。这时候,陶行知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参与发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国难教育社,还与宋庆龄、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亚非二十六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出国前夕途经香港时,与沈钧儒、章乃器等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赞同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个宣言震动国内外,对全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热情支持。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得不到培养的机会。在周恩来和许多共产党员的支持下,1939年7月他创办了育才学校。这所学校设在重庆附近,学生都是择优选拔的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他们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课,而且对学生进行
劳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使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斗争。他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垒,成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向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发表了《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民主教育之普及》、《社会大学运动》等文章,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这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逝世后,全国开展了广泛的悼念活动。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目前,已经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他的著作也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已大量涌现。事实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陶行知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
首拒北洋军阀政府的校长之任命
从1921年起,陶行知任中华教育改进社和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的主任干事,为普及教育奔波于全国。先后陪同美国杜威博士、美国教育家推土及麦柯尔到中国各地调查并讲学,由陶行知口译。他参加了世界万国教育大会,1921年12月,他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教育调查讨论大会,教育总长汤尔和各省教育厅厅长、各教育会负责人和
教育学术团体代表、大学校长和教育系主任一千多人与会,陶行知的组织能力和勤恳精神受大家尊重。1923年5月,汤尔和总长任命他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武汉大学前身)校长,但陶行知坚决拒绝了。
他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屡屡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他厌恶那些贪婪、腐败、愚昧、自私的军阀官僚。在1910年—1914年就读于金陵大学时,就多次著文、演讲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他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获第一名。他认为要让全中国的人受教育,就得做到“富贵不能淫”。
不做河南省的教育厅长,但可帮助
1927年,河南省督军冯玉祥听说陶行知在晓庄办乡村教育,这符合冯的人人读书、人人识字的主张,亲自到晓庄学校来视察。12月底发电邀请陶行知任河南教育厅长,虽然陶行知很敬重冯玉祥,但回电坚辞不就,说:“晓庄事业,我要整个的身子干下去!”但冯仍邀请他短期帮忙,协助规划河南的教育工作和指导部队识字运动。并答应捐款盖晓庄校舍。
陶校长召开会议,请大家发表意见,到底去还是不去。经讨论表决,多数人允许去,但有附带条件,一定要赶在年后2月1日第三次招生的前三天回来。陶行知带着许士骥同去河南,陶行知推荐好友凌冰做河南教育厅长。陶、许考察开封、郑州的教育后,制订了河南教育发展规划,并编制《军人识字课本》,在部队示范教学,培训教员,开展兵教兵识字课本,在部队示范教学,开展兵教兵识字运动。冯玉祥招待很好,陶行知为创办晓庄学校掉了十斤肉,又黑又瘦,现在恢复了,阴历除夕前日,特地照相,寄给母亲、妻儿,写《小影回家》诗序:“家人望吾寄照片甚殷,因面瘦不敢寄者数月,近来长肉二十磅,颜色已复旧观,家人见之,必可大慰,特照一相片题诗寄去。”诗云:“明日已除夕,后日是新年。身在千里外,心里自团圆。”亲人甚喜。
到了招生前三天,晓庄师生在犁宫山坡上远望,等到太阳快落下,有人说:“陶校长从远方路上出现了,大家欢呼着迎上去拥抱他。校长告诉大家,冯玉祥捐2500元,请盖河南陕西、甘肃校舍三馆,大家为晓庄学校兴旺而欢腾。
两次婉拒母校聘任做校长
1923年夏,金陵大学校长他任离职,董事会和中国教授一致认为,金大校长一职非陶行知莫属,可是他婉谢了,虽然他热爱培养自己的母校,但他正忙于全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以实现让全中国的人受教育的理想,不得不舍弃有优厚待遇的金大校长之职。
1928年夏,正当陶行知忙于扩建晓庄学校、第四次招生时,陶行知的同学、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因金大被中国收回,与宗教组织产生矛盾,而且见大名鼎鼎的陶行知赤脚抬石头十分心疼,乃向董事会建议,让陶行知做金陵大学校长。但陶行知婉谢了聘请。
陶行知关心着母校。1927年母校校长文怀恩和五个老师被杀,五幢教师住宅被焚,这令他悲痛。可是,晓庄学校迅速发展,改造农村的大晓庄计划已经形成,幼稚园、多所中心小学、晓庄中学以及医院、夜校、茶园、工厂等都已开办,他全身投入他的事业。所以,他谢绝母校第二次聘请。
拒绝纷至沓来的高官厚禄的聘任
1938年10月,陶行知完成到世界38国和地区宣传抗日后,回到了大本营武汉。10月7日拜会第五战区司令、安徽省长李宗仁,李很欣赏他提出的“坚持持久抗战,就得需要全面的抗战战术,更需要全面的抗战教育与之配合主张,当即约他任安徽教育厅长,希望他为家乡服务,在全国搞出个抗战教育的典型。但陶行知却当即婉谢不就。
陶行知解释说,1917年留学毕业刚回国,大批安徽老乡亲邀请我就任安徽教育厅长,我说,我不仅要为安徽教育服务,更要让全中国人受教育。《新华日报》10月5日已报道我晤见蒋委员长情况,他想利用我到政府做官,我向蒋申述回国三愿,决心要做三件大事,一是创办晓庄研究院,培养高级抗建人材;二是办难童学校,收养在战争中大量流离失所的人材幼苗;三是在港创办店员职业补习学校,动员侨胞抗日救国。委员长只得取消原来打算,当面表示赞同这三件大事。现在岂能改变计划。李宗仁只得作罢。
陶行知到达武汉的消息不胫面走。各省各大学竞相聘任他去做官。有的多次面谈劝他出任,有的省长抢着发给他聘书。他一一谢绝。他退回了做安徽教育厅长、四川教育厅长、武汉大学校长的任命书。有天,宋美龄宴请陶行知,说先生是青年领袖,为了抗战,请你参加国民党,并担任三青团中央总干事之职。陶行知担心拒绝会伤她面子,就灵机一动,说道:如果三青团广泛接纳抗日青年,不排除任何党派的青年,就可以考虑。自然,蒋介石不会同意这个条件。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周恩来、邓颖超为了保护陶行知,曾代表中国共产党多次邀请陶行知去延安指导工作,或去视察调研也行。陶行知回答:我虽日夜向往延安,但我丢不下育才学校这些难童,将来总会去延安的。他先后派出100多位学生去了延安,投身革命事业。
陶行知告诫教师,具备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精神,才能做了崇高的教育家”。
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
蓬莱阁:
蓬莱是中国古代民间和道教传说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间仙境。
传说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统治者秦始皇听说这里生产一种长生不老的药物,而且还有神仙出没。于是他下令让一个叫徐福的人,带领着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药。后来,中国道教就把该地作为圣地。而历代朝廷也先后在这里建立了不少宫观,蓬莱阁就是其中之一。蓬莱阁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海边的山崖上,最早创建于1070年的宋朝。它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是一个中国古建筑群,主要由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弥陀寺等建筑组成。
八仙渡海口:
八仙过海景区是胶东半岛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景区三面环海,形如宝葫芦横卧在大海之上。古老的神话传说、神奇的海市奇观、迷人的山海风光,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拜仙祈福,祈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蓬莱因而享有人间仙境、休闲天堂、旅游胜地之美誉。是黄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烟台黄金旅游线上观景揽胜的绝佳去处。
高校网
七、我知道: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吗?知道他们擅长画什么吗?请你说几个吧!
高校网(https://www.hengaoxi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知道: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吗?知道他们擅长画什么吗?请你说几个吧!的相关内容。
徐悲鸿(1895年-1953年)现代画家、
美术教育家。1916年入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1919年,赴法车巴黎高等
美术学校学习。 1927年,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
美术系主任。1929年,由蔡元培推荐担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
中国画革新,反对保守主义,倡导现实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务院任命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1895~1953)(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一生创作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一生致力美术教育,有自己一套明确、完整美术教育主张。他强调师造化,重视
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科学。所采取办学体制是学年制、年级制、学分制和画室制的结合体,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深厚、文化修养丰富。在教学法上,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全面发展。亲自培养一批有成就美术家,所建立起来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一直延续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有强大的力量。
俞剑华(1895~1979)山东济南人。历任华东艺专、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擅画山水,亦工花卉,尤长于美术史论。
俞建华
陈之佛雪翁(1896~1962)(1895-1963)浙江余姚人。历任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流憩庐”、“养真庐”。
陈之佛(1896~1962),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
工艺美术家、中国画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浙江省余姚县浒山镇(今慈溪县)人。陈之佛先后任
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学院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曾出访东欧,进行学术交流。程十发,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程潼,1921年 3月17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县。9岁开始学画,临摹木版或画谱。18岁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山水和花鸟,同时临摹人物画。指导教师有王个簃、汪声远、李健等。书法教师李健为他取名十发。1941年毕业后在银行当雇员,不久失业,回家乡从事中国画创作,1949年开始创作连环画、插图和年画。1952年因创作《葡萄成熟时》等,被聘为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被聘为画师。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袁松年(1895-1966) 广东番禺人.擅画山水,层次分明,别具一格.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陶冷月(1895-1985)江苏苏州人。先后在
暨南大学、
河南大学、
四川大学任教授。尤擅月夜景色。
溥心佘(1887-?)
溥儒(1896-1963)北京人。为恭亲王之孙。工书善画,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
溥心畲(1896~1963)【疑录】画中九友现代画家。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名儒,字心□,号西山逸士。满族,河北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平生曾多次举办画展,著述有《四书经义集证》《金文考略》《陶文存》《尔雅释言经证》《华林雪叶》《慈训纂证》《经籍择言》《寒玉堂论画》《寒玉堂类稿》《诗文集》等。
汪慎生(1896~1972)(1896-1972)安徽歙县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院画师。擅小写意花鸟。
汪溶(1896-1972)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画师。
秦裕仲文(1896~1974)(1896-1974)1月26日生于河北省遵化县6月23日卒于京。河北遵化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曾任国立艺专教授,北京画院画师。
秦仲文(1896~1974)中国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家。以北方人的豪爽气质驾驭南派山水画的技巧,用笔坚挺有力,墨法精微,能在不大的画幅中表现阔大雄浑的气魄。他还善以行楷笔法画墨竹,风格清劲厚朴。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选集》、《秦仲文山水画集》、《秦仲文画选》等。
顾青瑶(1896~1978)
王个簃(1896~1988)(1896-1988)江苏海门人。历任上海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协理事。
刘海粟(1896-1994)江苏常州人.历任华东艺专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1896年-1994年)原名?,又名九,字季芳,后改为海粟。中国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开拓者,1912年11月23日,中华民国时期第一所正规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成立。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1917年,该校学生习作展览中陈列的人体素描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刘海粟被斥为“艺术叛徒”。刘海粟不畏强权,申明人体模特儿写生是美术学校学习绘画的必修课。持续10年之久的模特儿事件,以艺术家胜利而告终。郭沫若在给刘海粟的中国画《九溪十八涧》题诗赞道:“艺术叛徒胆量大,别开蹊径作奇画。”
刘海粟(1896~1994)江苏武进人。(1896~)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又名九,字季芳。擅长中国画、油画、书法,并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刘海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6岁入私塾,写字习画,初临欧阳询《九成宫》,后临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习画以恽寿平的白描花卉和《芥子园画传》为主。刘海粟的著述分别集为《海粟黄山谈艺录》、《刘海粟画语》、《海粟诗词选》、《齐鲁谈艺录》、《刘海粟大师论艺类辑》、《刘海粟艺术文选》等十几种出版,他出版的画集有几十种。
叶少秉(1897~1959)、
钱瘦铁叔崖(1897~1967)【疑录】(1897-1967)江苏无锡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画院画师。擅山水。
钱瘦铁无锡人,著名篆刻家,“江南三铁”之一。与吴铁(吴昌硕)、冰铁(王冠山)齐名。
潘天寿(1897年-1971年)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受教于李叔同,夏?尊等。1923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与此同时还参与创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
艺术教育系主任。此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一直献身于美术教育事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潘天寿(1897-1971)(1897~1971)【疑录】浙江海宁人。师吴昌硕,上溯徐渭、八大、石涛。其画布局险、大开大合,用笔重“金石味”,朴厚挺劲,赋色沉着斑斓,书法质朴刚劲,个人风格强烈。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院院长。
田登五(1897-1973)河北宁晋人。曾从齐白石学画。西安美协会员。
(1897~1996)
颜伯龙(1898-1954)居北京。擅工笔花卉翎毛,笔意韵秀。曾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李耀辰研山(1898~1961)广东新会人。
邓散木(1898-1963)上海人。著名书画家。工四体书,亦善墨竹、墨荷。
邱石冥(1898~1970)
丰子恺(1898-1975)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其画设色平涂,风格朴实.
丰子恺(1898年-1975年)原名丰仁。现代
漫画家、
翻译家、文学家。1914年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业于画家李叔同和文学家夏?尊。 1936年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1942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教务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丰润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原名丰仁。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石门镇)人。生于1898年11月5 日,1975年9月15日卒于上海。博学多能,着译甚丰,在漫画、文学、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翻译、书法及艺术教育诸方面有突出成就。尤以富有朴素、细腻、深沉和
哲学味的散文和漫画著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
“漫画之父”丰子恺擅写意人物小品,寓意深邃,含蓄隽永。用笔刚劲拙朴,用色沉着单纯,对比强烈,天趣盎然。
陈子奋(1898~1976)
李苦禅(1899年-1883年)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英杰,后改名英,字励公,号苦禅。1922年考入北平艺专西画系,曾发起组织九友画会及吼虹社。翌年拜齐白石为师。1940年因抗日被捕。1946年起,任北平艺专教授。60年代初,绘画步入成熟,形成了醇凝练的个人风格。这时期的作品有《秋阿之声》、《芭蕉禽戏》、《松风兰气》等。
李苦禅(1899-1983)山东高唐人.生前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央美院教授.
李苦禅(1898~1983)高唐县李奇庄人,原名李英,号励公,现代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教授。少年时受民间艺人影响,酷爱绘画,1919年到北京,先受教于徐悲鸿,后师从齐白石。他的绘画艺术继承民族绘画传统,融汇西方技法,独辟溪径,树立大写意花鸟的一代风范。其草书融汉魏张旭、怀素狂草为一体,博采历代名家精华,朴雅浑厚而又风韵婉约,书与画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抗日战争时期,他正直刚毅,清贫自守,曾因"抗日爱国罪"被捕人狱,受严刑而不屈。
李英苦禅(1898~1983)山东高唐人。【疑录】(1899.1.11~1983)李苦禅(超三)李苦禅(1899~1983),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英杰,后改名英,字励公,号苦禅。李苦禅擅长大写意花鸟画。早期作品洒脱放逸,蜚声画坛,深得齐白石嘉许。至60年代初期,其绘画已步入成熟,形成了醇厚凝练的个人风格。《秋阿之声》、《芭蕉禽戏》、《松风兰气》等
以上,就是高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行知有些什么事迹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网:
www.hengaoxi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