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 14:39:13 | 高校网
1、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2、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3、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动物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4、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海洋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5、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6、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7、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8、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9、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10、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11、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12、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13、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14、广东海洋大学在浙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旅游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历史/思想政治(2选1)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动物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物联网工程(阳江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行政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不限 | 综合 |
水产养殖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4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4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食品质量与安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海洋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2/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旅游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思想政治/历史(2选1)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工业设计(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行政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不限 | 综合 |
动物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3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3 | 物理必选 | 综合 |
水产养殖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食品质量与安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海洋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1/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动物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旅游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不限 | 综合 |
法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思想政治/历史(2选1)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工业设计(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经济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不限 | 综合 |
行政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2 | 不限 | 综合 |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4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食品质量与安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5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水产养殖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7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海洋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20/普通类平行录取 | 7 | 物/化/生(3选1) | 综合 |
旅游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综合 |
行政管理(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综合 |
法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综合 |
经济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综合 |
动物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化学(2选1) | 综合 |
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工业设计(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化学(2选1) | 综合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1 | 物理必选 | 综合 |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6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海洋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6 | 物理/化学(2选1) | 综合 |
水产养殖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7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食品质量与安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9/普通类平行录取 | 7 | 化学/生物(2选1) | 综合 |
旅游管理(一年级在海滨校区,二、三、四年级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1 | - | 综合 |
行政管理(一年级在海滨校区,二、三、四年级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1 | - | 综合 |
动物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1 | -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1 | - | 综合 |
工业设计(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1 | - | 综合 |
法学(一年级在海滨校区,二、三、四年级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1 | - | 综合 |
水产养殖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食品质量与安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海洋科学(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经济学(一年级在海滨校区二、三、四年级在湖光校区) | 浙江 | 2018/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2 | - | 综合 |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原暨南大学水产系、原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湛江分院先后并入,1979年升格发展为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原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分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1997年进行实质性合并组建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国家气象局主管的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由我校作为举办校,与阳江市政府、省教育厅、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9万人。
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麻章区海大路1号)、霞山校区(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海滨校区(霞山区海滨大道中5号)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其中湖光校区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湛江校区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能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船舶与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罗琴湖,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第一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已于2021年6月建成。校区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第二期规划建设7个学院、30个专业。
学校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海大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办学理念,根据“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涉海人才培养的摇篮、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海洋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广东海洋强省、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标定位,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和胡春华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提出要求。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2021年3月,时任省长马兴瑞莅校调研时指出,海洋大学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在海洋强省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影响力。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5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有8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520人,其中专任教师177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667人、博士学位者741人;博士生导师91人、硕士生导师494人;重点学科战略咨询专家15人,其中院士13人,知名教授2人; 入选青年珠江学者、“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等共8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5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1名省部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气象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研平台优良。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等4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7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5个广东省产业学院;16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96.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5.1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6.91亿元,图书馆藏书461.42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育人效果显著。建校87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多万名(含继续教育)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全国金奖;“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全国金奖。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创成果丰硕。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195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各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国家级项目217项;科研经费达9.4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595项;出版著作教材16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16件;发表学术论文6744篇,其中三大索引1455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6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颗粒检测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船舶压载水采样及检测成套技术装备”项目获中国航海技术发明一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对外交流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服务社会有作为。攻克海水稻技术难关,助力“南粤粮安工程”。“海稻86”发现者陈日胜教授研发海水稻成果亩产突破900斤,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得到袁隆平院士点赞。研发了基于纳米发电、温差发电、电磁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的海洋能收集、转化、管理与存储技术,成果已经在海水淡化、海岛供电等多方面进行了转化应用。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配合饲料普及率以及优质蛋白源自给率,减少对国际市场鱼粉豆粕的依赖,推广应用累计生产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8.47万吨,新增产值11亿元、新增利税2.2亿余元、增收节支5500万元。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我国对虾产业摆脱国外亲本的控制,自己主导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火龙果、茂海辣椒系列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参与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高校网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海洋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环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助力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目标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江苏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江苏的大气科学(以下各专业除注明外在湖光校区学习,报考该专业组有色觉要求,具体请查阅院校招生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江苏的海洋科学(以下各专业除注明外在湖光校区学习,报考该专业组有色觉要求,具体请查阅院校招生章程)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江苏的水产养殖学(以下各专业除注明外在湖光校区学习,报考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农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海洋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广东海洋大学在黑龙江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上海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上海的大气科学(无色盲)(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上海的能源与动力工程(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上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广东海洋大学在上海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单色识别不全者不取)(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5、广东海洋大学在上海的海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北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不招色盲、色弱)(以上专业办学地点:湖光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北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广东海洋大学在北京的大气科学(6850元,不招色盲)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5、广东海洋大学在北京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天津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天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天津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天津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滨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广东海洋大学在天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收色盲、色弱者)(湖光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5、广东海洋大学在天津的大气科学(不招收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河北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河北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不招收色盲、色弱者)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河北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河北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不招收色盲、色弱者)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广东海洋大学在河北的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广东海洋大学在河北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辽宁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辽宁的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辽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广东海洋大学在辽宁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轮机工程(陆上)(不招收6850色盲者)辽宁2022/本科批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物理类轮机工程(陆上)(不招色盲)
一、2023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2、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的海洋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3、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的大气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4、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的水产养殖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5、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的经济学(办学地点阳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广东海洋大学在山西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办学地点海滨校区)专
2023-10-13 02:47:35
2023-10-20 05:58:09
2023-09-21 13:03:54
2023-07-17 02:54:07
2023-07-17 02:59:55
2023-07-17 02:40:24